《精緻與秩序的完美合璧》北京故宮角樓
- 線上收看30天 $ 400
未稅: $ 400
商品狀態: 正常
會員購買本商品可獲得紅利點數: 40 點
會員可使用紅利點數兌換本商品: 400 點
※主辦單位有隨時修改或終止紅利點數活動之權利
*中國經典官式建築*
《精緻與秩序的完美合璧》
北京故宮角樓
主講人 林墾
文史職人、台北市社大老師
※本系列使用現場建築模型解說※
《精緻與秩序的完美合璧》
北京故宮角樓
主講人 林墾
文史職人、台北市社大老師
※本系列使用現場建築模型解說※
北京故宮的角樓,堪稱是集中國經典建築元素為一身的絕佳案例!
其繁複華美的屋頂與形制,讓本身不在北京中軸線的角樓,也成為故宮的焦點,吸引無數參訪故宮旅人的目光...
究竟故宮角樓有何魅力,讓我們要將它置於本系列之首,原因就在於它能讓人深入淺出快速理解故宮!
(ZhengZhou@wikicommons/CC BY-SA 4.0)
── 三大重點 ──
★故宮角樓的空間設計理念
坊間盛傳故宮角樓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,是否真有其事?到底該怎麼計算?故宮的設計理念與易經、星象,又有什麼深刻關連,並且如何體現在故宮的空間設計之中?
★故宮角樓的建築故事
如此繁複的建築形制,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建成的,建築師又是從哪裡獲得設計靈感?據說當年建造北京故宮的明成祖永樂皇帝,曾出給建築師一道難題,要求建築師來破解…
★故宮角樓的特色與意義
故宮角樓是熱門打卡勝地,原因在於它有故宮環境中哪項優勢?又為什麼我們介紹北京故宮,要從角樓先說起呢?角樓建築中,又有哪些值得我們深入認識的基礎部件與建築名稱,可以作為認識中國宮殿式建築的教材呢?
●北京故宮西北角樓
角樓是歷來建築物中常見到的一種輔助建築。這種建築主要設於防守式建築物的稜角轉彎之處,故名「角樓」。角樓多為防禦設施,結合牆、台、塔、堡壘等其他的防禦設施,起到了防守作用。
(ZhengZhou@wikicommons/CC BY-SA 4.0)
角樓是歷來建築物中常見到的一種輔助建築。這種建築主要設於防守式建築物的稜角轉彎之處,故名「角樓」。角樓多為防禦設施,結合牆、台、塔、堡壘等其他的防禦設施,起到了防守作用。
(ZhengZhou@wikicommons/CC BY-SA 4.0)
●永樂遷都
明成祖原本即位於南京,後於永樂五年(1407年)開工修建北京宮殿,直至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始完工,並永樂十九年(1421年)正式遷都於北京。
(Tojan76@wikicommons/CC BY-SA 3.0)
明成祖原本即位於南京,後於永樂五年(1407年)開工修建北京宮殿,直至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始完工,並永樂十九年(1421年)正式遷都於北京。
(Tojan76@wikicommons/CC BY-SA 3.0)
── 主講人介紹 ──
*雅痞系列講座*
《中國經典官式建築》
穿梭古代宮殿的歷史記憶
中國傳統建築以木構為靈魂,蘊育東方美學的博大精深!
倚坐北京故宮角樓,眺望窗外莊嚴的紫禁城景致,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的金碧輝煌,為古代帝王鑲上最華麗的權力門面;走進台北故宮的綠蔭與鳥鳴,新舊交融的仿古建築,寫下一幕幕時代流轉的故事…
林墾老師將在雅痞書店現場,展示多組中國傳統建築模型,從最具代表性的宮殿式建築談起,一探中國建築的奧妙與精彩!
《中國經典官式建築》
穿梭古代宮殿的歷史記憶
中國傳統建築以木構為靈魂,蘊育東方美學的博大精深!
倚坐北京故宮角樓,眺望窗外莊嚴的紫禁城景致,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的金碧輝煌,為古代帝王鑲上最華麗的權力門面;走進台北故宮的綠蔭與鳥鳴,新舊交融的仿古建築,寫下一幕幕時代流轉的故事…
林墾老師將在雅痞書店現場,展示多組中國傳統建築模型,從最具代表性的宮殿式建築談起,一探中國建築的奧妙與精彩!
—— 講座內容 ——
— 宮殿歷史記憶 —
●北京故宮西北角樓
角樓是歷來建築物中常見到的一種輔助建築。這種建築主要設於防守式建築物的稜角轉彎之處,故名「角樓」。角樓多為防禦設施,結合牆、台、塔、堡壘等其他的防禦設施,起到了防守作用。
(ZhengZhou@wikicommons/CC BY-SA 4.0)
角樓是歷來建築物中常見到的一種輔助建築。這種建築主要設於防守式建築物的稜角轉彎之處,故名「角樓」。角樓多為防禦設施,結合牆、台、塔、堡壘等其他的防禦設施,起到了防守作用。
(ZhengZhou@wikicommons/CC BY-SA 4.0)
●太和殿
太和殿俗稱金鑾殿,為三大殿中最南面的宮殿,明、清兩朝的皇帝平時就是在此辦公。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,皇帝登基、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舉行。
(shizhao@wikicommons/CC BY-SA 2.0)
太和殿俗稱金鑾殿,為三大殿中最南面的宮殿,明、清兩朝的皇帝平時就是在此辦公。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,皇帝登基、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舉行。
(shizhao@wikicommons/CC BY-SA 2.0)